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设置 > 正文

专业设置

通信工程

时间:2025年04月10日  作者:ele  点击:

(一)通信工程专业综合信息

1. 专业历史

本专业源自1978年建校时开办的相近专业——无线电本科,1983年学校改办短期职业大学,工科学制由四年改为三年,本科降为专科。本专业改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003年学校恢复为本科院校后 开始独立招收本专业本科生,2008年获得通信工程学士学位授予权, 2024年获得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2. 建设成果

2025年,成都大学在全球排名位次提升了50名,目前在中国内地排名位于202名。

学院所属成都大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机构学科排名的前1%,本专业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中为B,本专业在四川省高考理科录取中,位列省内第5名。

本专业所属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1个国家级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6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及研究中心,2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8个校级校企合作联合实验室。

本专业为校级一流专业。

3. 优秀教学成果

本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个省级一流课程及1个省级思政示范课程,1部教育部教指委规划教材,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近年来立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0余项,省级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

二)师资条件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正高2人,占教师总数6.90%,副高13人,占教师总数44.83%,博士学位17人,占教师总数58.62%,“双师型”教师,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23人,占教师总数的79.31%。

1名教师论文入选“201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并入选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和获得国际新科学发明研究奖,1名教师入选“天府人才计划”。

1名教师荣获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1名教师荣获成都市教育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教授/副教授授课率达到100%。

(三)人才培养质量

1. 学生就业情况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仅限于毕业当年9月前)为2022年-90.52%、2023年-92.24%、2024年-85.71%,成都(川渝地区)就业比例超过60%(不含考研)。

2. 考研情况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的考研录取率为2022年-14.65%、2023年-18.10%、2024年-7.14%。

录取院校包括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双一流高校,还包括伯明翰大学等海外高校。

3. 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学生实践教学中严格按照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不仅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行“E先生”计划、“第二课”科创工作室、电子创意协会、学长课堂、PCB大赛、光立方大赛、电子创意大赛、党员义务维修队、E先生成长赋能等特色活动,综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近三年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银奖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1项和铜奖2项,其它专业竞赛项目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共100余项。

(四)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备良好道德、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具备自主学习、工程实践、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具备通信理论分析、设计开发及应用能力,能够在通信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1:坚持唯物辩证观,肩负社会责任感,遵守法律法规,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

培养目标2:具备国际视野、沟通交流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多学科环境和跨文化背景下工作。

培养目标3: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适应行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培养目标4:能够解决通信相关领域复杂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判断性思维、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体现出创新。

培养目标5:能够考虑社会环境影响及可持续性发展,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方案的合理判断、评估及优选,解决与专业职位相关的问题。

2. 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0.思想品德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品位;具有家国情怀、公益意识、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具有文化自信,能够传承创新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职业认同和职业伦理;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0.1了解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动态;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0.2具备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具有独立观察社会问题敏锐的洞察力,具有处理、应对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关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正确认识和把握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0.3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能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具有一定的沟通协作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良好的团体意识,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等。

1.相关知识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用于解决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

1.1 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表述复杂工程问题。

1.2 能针对一个系统或者过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恰当的方式求解。

1.3 能将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的方法用于分析、判别工程问题的优化途径。

1.4 能用专业知识,通过模型比较和综合,优选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完成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2.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识别通信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分解和判断关键环节。

2.2 能基于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正确表达通信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3 能够通过文献研究,比较论证复杂工程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综合信息,得出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针对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或使用等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能够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现实因素的约束条件下,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确定设计目标。

3.2 针对通信领域复杂工程特定问题,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3 针对特定需求,能采取系统、功能模块及流程的设计,实现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针对通信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运用专业知识,采取科学方法,分析和设计研究方案。

4.2 能利用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工具及设备,构建实验系统,设计实验或仿真方案,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综合信息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通信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通信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能够针对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选择和使用专业仪器和设备、专业软件和工具。

5.2 能够使用专业仪器和设备、专业软件和工具对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设计、开发、模拟和预测,并理解其局限性。

6.专业(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通信工程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能熟知通信行业的各项政策、标准、法律、法规,并能对工程实践问题进行分析。

6.2 能够理解社会、健康、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等因素对专业工程实践的制约,并能够分析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熟悉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

7.2 能理解、评价和考虑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具有与通信及相关领域工程实践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公众安全、健康以及环境保护等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服务人民和国家的意识。

8.2 理解并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诚信守则等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相应责任。

9.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备较强的协作、组织和管理能力。

9.1 能与多学科背景团队成员有效协作,独立或合作完成团队的任务。

9.2 能理解团队工作中不同角色的责任,具有组建、协调和管理团队的能力。

10.沟通

能够就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够就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沟通和交流,能够按规范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10.2 具备外语运用能力,能够进行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交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11.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能够掌握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项目中涉及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 具有工程技术管理和经济分析决策能力,并能应用于多学科环境中。

12.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12.1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12.2 具有基于职业发展需求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成都大学

Chengdu University, Shiling Town,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邮编:610100 © 2020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